摘要
“歐洲天然氣進口由管道轉向油輪運輸,日韓等亞洲國家爭先囤積冬季供應以及極端天氣”等三重壓力下,液化天然氣船的租用價格暴漲,比一年前的價格高出124%。
歐洲能源危機日益惡化,全球天然氣爭奪戰愈演愈烈,導致運輸船舶短缺,各國開始紛紛搶占液化天然氣船(LHG船),而運輸成本的上升可能進一步推高天然氣創紀錄的價格。
周二,Spark Commodities報告顯示,9月中旬至11月中旬LHG船的日租費升至105250美元,較目前每天64000美元的費用高出64%,比一年前的價格高出124%。該報告稱,由于交易員提前預訂LHG船,以處理天然氣交付量,目前可用的船只數量急劇減少。
據媒體報道,一些浮式儲油船的日租價格已飆升至20萬美元,是2021年初的兩倍多。
今年以來,俄烏沖突的爆發打破了商品貿易格局,歐洲國家加大了從卡塔爾和其他地區購買天然氣的力度。沖突爆發前,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占歐盟約40%的天然氣進口供應,主要通過管道運輸。沖突爆發后,歐洲國家轉向從更遠的生產商那里購買液化天然氣。
與此同時,日韓等亞洲國家開始爭先囤積冬季供應,LHG船需求激增。交易員們正在瘋狂預定船只,倫敦航運公司Clarkson董事Stephen Gordon表示,從今年8月初至今,客戶為新的LHG船訂單支付了241億美元,短短一個月超過2021年全年的訂單量。
Trident LNG的交易和咨詢主管Toby Copson表示,天然氣一切都將被搶購,歐洲和亞洲市場競爭,支撐了價格走高。
此外,干旱等極端天氣也增加了液化天然氣和運載燃料的LHG船需求。
巨大需求下,船舶的供應十分緊張,據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稱,飆升的鋼材價格和有限的造船產能導致了LHG船價格上漲,新造船價格從一年前的1.9億美元上漲至2.4億美元。
Rystad Energy估計,由于經銷商預訂了更多的LHG船訂單,世界上最大的LHG船生產商韓國在2027年之前已經沒有新的產能。
重重壓力導致LHG船的租用價格暴漲,可用船只數量銳減,船舶經紀公司Poten&Partners的商業情報主管Jason Feer稱,從現在起兩個月或更長時間內,只有一艘可用液化天然氣船能夠在亞洲進行單次航行,而在大西洋一艘也沒有。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宣布對Nord Stream 1管道進行為期三天的維護也引發了市場擔憂,周一,歐美天然氣大漲。ICE英國天然氣期貨尾盤漲超15%,盤中曾漲超23%,美國天然氣期貨盤中漲近7%,達到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交易員預計,今年冬天天然氣價格和LHG船費用將進一步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