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制氣公司(Nippon Gases)與一家著名的比利時啤酒釀造商之間發生了一場令人遺憾的訴訟,這無疑(而且令人遺憾)是被壓抑的二氧化碳業務受其歐洲原料支配的最新沮喪情緒。
短缺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幾個月來各種價格上漲的警告都比暗示的要多。
據我們所知,歐洲和大西洋彼岸北美的二氧化碳業務已經有12個多月沒有保持平穩了。因此,耗盡的庫存或儲存水平已不足以承受任何進一步的市場擠壓。
《氣體世界》于2021年9月16日報道稱,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可能出現新的二氧化碳供應危機。這些擔憂的背景是,天然氣價格飆升、化肥行業因此面臨壓力,以及英國柴郡(Cheshire)和提賽德(Teesside)兩家主要化肥廠即將關閉。
隨著其他化肥生產商屈從于同樣的原料(天然氣)價格高漲和氨氣利潤率低的局面,歐洲各地工廠關閉的連鎖反應接踵而至。盡管危機在英國和整個歐洲暫時得以避免,但形勢遠未平息。
在激進的定價策略、下跌的原料卒子和工業競爭對手的經濟棋局中,下一步的行動往往會改變游戲規則。事實是,沒有人能預見到接下來會對市場和經濟造成如此沉重打擊的舉動:俄羅斯在2月24日入侵烏克蘭。
我們曾在2021年問過,天然氣價格這么高還會持續多久?自從這場血腥而殘酷的戰爭開始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個多月了——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給整個歐洲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再加上世界各地關鍵地點氨廠的維修關閉,無論是預期的還是未預見的,二氧化碳市場仍處于緊張狀態,并將繼續產生影響。
早在2022年3月初,就有關于二氧化碳價格將“飆升”的廣泛警告,而我們現在看到的警告是,一場市場條件的“完美風暴”將推動英國二氧化碳市場走向潛在的嚴重短缺。
這種挫敗感是可以理解的。
經驗豐富的觀察人士會告訴你,通常是現貨市場的客戶最快、最響亮地表達了他們對市場定價和短缺的擔憂。然而,有人懷疑,在這個二氧化碳問題如此敏感的時期,合約客戶似乎也陷入了類似的困境,這是否真的令人驚訝。
《氣體世界》早就從各種渠道了解到,二氧化碳行業一直在努力將這些供應鏈挑戰對客戶的影響降到最低。
我們必須記住,鑒于二氧化碳是其他過程的副產品——在這個例子中,主要是氨生產的副產品,行業內的公司最終和其他人一樣處于黑暗之中。顯而易見的是,由于許多其他工業部門都受到了已經打出的經濟牌的影響,二氧化碳行業在緩解短缺及其后續影響方面只能在此時此刻做這么多。
我們還必須記住,我們正處于許多國家的生活成本危機之中,能源危機對工業部門的威脅和對消費者的威脅一樣大,我們還剛剛從全球供應鏈危機中恢復過來,這些危機提醒我們準時制商業模式的脆弱性。簡而言之,今天的經濟體有如此多的臨界點,難怪它們在2022年遭遇如此嚴重的打擊。
對于歐洲的二氧化碳行業來說,這個故事無疑是在提醒人們,一場完美風暴即將來臨。隨著烏云密布,沮喪情緒增加,我們只能希望風暴會停下來,這場危機最糟糕的部分很快就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