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資源氦氣丨全球、中國綜合簡要分析(二)
來源: 更新:2022-09-26 20:21:14 作者: 瀏覽:1989次
中國氦氣需求量較高,占全球氦氣需求量的11%,且增速迅猛。近幾年氦氣價格較高,供銷兩旺(見圖1),但供應嚴重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最高達98.5%(2018年)。隨著中國氦氣自產量提高,進口量由最高時的2 311×104m3/年 下降到2 076×104m3/年,對外依存度下降到97.5%(2020年),但其供應安全仍面臨極大風險。
中國氦氣進口來源為卡塔爾、美國和澳大利亞。據調研,目前中國有十幾家氦氣進口企業,主要為外資企業,占比達82%,中國進口量較大的企業僅有廣州廣鋼氣體及上海濟陽科技。其中林德公司、法國液化空氣、空氣化工進口量較高,分別占比21%、19%、18%;巖谷產業、廣鋼、大陽日酸分別占比13%、10%、8%(見圖2)。2020年3月,廣鋼完成收購林德公司剝離出來的總計每年約425 t(238×104 m3)的氦氣資源,成為最大的內資氦氣供應商,減弱了因地緣政治問題而帶來的進口風險。
圖2 中國氦氣進口企業進口量市場占比(2020年)
中國氦氣的主要消耗地區為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遼寧省、陜西省、北京市、天津市等,用戶領域主要為(半導體、光纖、光伏)、低溫應用(核磁共振、大科學研究、低溫超導、國防軍事)、檢漏氣體、焊接保護氣等。2020年中國氦氣應用領域和地區占比見圖3和圖4。其中,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深海潛水、大科學(高速離子對撞機、人造太陽)等應用涉及國家安全和科技發展等,是必須保障供應的領域,但需求量較?。s幾十萬立方)。
圖4 中國氦氣消費量地區占比(2014—2020年)
中國氦氣價格處于較高位,不同的進口氣源價格有較大差異,美國價格高、波動大,澳大利亞和卡塔爾價格略低且較為穩定(見圖5)。中國主要分為管束高純氦氣、液氦、40 L瓶裝高純氦氣3種。根據對中國主要氦氣供應商的調研統計,近3年管束氦氣價格(分銷商批發價)處于高位,約140~210元/立方。2020年管束氦氣價格呈現下降趨勢,截至2020年10月,整體氦氣市場表現平淡,下游需求支撐仍顯乏力,貨源充足,管束氦氣價格延續下滑走勢,跌勢放緩。
2021年上半年,國際氦氣資源收緊,中國氦氣市場整體先漲后穩。下半年雖需求有所好轉,但因市場供應充足,仍存在下跌趨勢。8月,中國進口氦氣均價81美元/kg(合93元/m3),較7月漲7.43%,主要進口來源地為卡塔爾、澳大利亞、美國,占比分別為79%、13%、8%,澳大利亞進口量進一步增加,美國進口量下降。未來,若不考慮極端國際形勢條件,在隨著全球市場由供應相對緊張趨于供應寬松,再到長期的供大于求的情況先,預計中國氦氣價格將波動緩慢下降,最后趨于穩定。

展望及危機
目前,全球氦氣資源供應相對緊張,“十四五”期間氦資源需求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伴隨四大提氦工程的陸續投產,全球氦氣市場開始呈供應寬松態勢。
中國氦氣資源對外依存度非常高,極端國際形勢下,自產氦氣量能夠滿足必保領域的需求,供應安全受到一定挑戰。預計2030年全球氦氣市場將出現供大于求20%的局面,是中國獲取進口資源建立氦氣儲備的戰略機遇。中國氦氣消費量繼續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消費量將達2 500×104立方。隨著中國提氦工程的陸續投產,自產氦氣量將不斷增長,但遠低于需求量,對外依存度仍將處于較高水平。
在多方因素的影響之下,特別是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全球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范圍內經濟高通脹、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價格急速大幅度上升,全球已有大規模經濟危機跡象,各國加大貿易壁壘,雖然我國從2020年開始成功通過"閃蒸汽提氦"的方法對氦氣進行成功提取,意味著我國提氦事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并且國內不斷增多天然氣BOG提氦項目,但我國總體對氦氣資源緊缺是常態,只是做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雖然國產氦氣相比進口氦氣每年使用量占比依然偏低,但是這對于中國氦氣行業領域來說,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實現了突破,一定程度捍衛中國氦氣戰略安全。
對于發展中的中國而言,雖然在很多行業和領域仍然存在不足,抑或是"受制于人",但只要肯腳踏實地,不斷創新,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終會有傲視群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