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則北溪1、2號天然氣管道同時發生泄漏爆炸并引發爆炸的新聞引起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和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一時間評論眾多。“歐州天然氣供應斷了后路”“歐州今冬雪上加霜了”“俄烏沖突將加速升級”“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將加劇歐州能源恐慌”之類的標題比比皆是,甚至有人驚呼“天然氣戰爭爆發了”。面對鋪天蓋地的熱議,筆者覺得有必要就此事件冷靜、客觀、深入地探討一番。
事件簡要介紹
瑞典測量站9月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測到兩次強烈的水下爆炸。據瑞典電視臺9月27日報道,兩次爆炸分別發生在9月26日12:03和17:04,瑞典海事局隨后發出有關氣體泄漏的警告。瑞典國家地震臺網地震學副教授比約恩·倫德說,能清楚地看到事發水域的海浪如何從底部反彈到水面,這意味著“發生了爆炸”。其中一次爆炸相當于2.3級地震,瑞典南部30個測量站都探測到此次爆炸。俄羅斯北溪-1項目運營方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9月27日發表聲明說,北溪-1和北溪-2海底輸氣管道的3條管線一天內同時發生損壞的情況前所未有,目前尚無法評估維修時間。
的確,海底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的可能性非常小,由此導致發生爆炸的情況更是前所未有的。丹麥能源署認為,此次管道泄漏是蓄意行為,目前哥本哈根警察局已經開展調查工作。
筆者的一個疑問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28日丹麥廣播電視臺報道,丹麥能源署署長克里斯托弗·博措當天下午表示,預計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內封存的天然氣將于10月2日排空。
筆者也曾經從事過天然氣管道的查漏和維修工作。由此認為北溪-2管道內填滿了天然氣容易理解,因為俄羅斯方面早就作好了隨時開通的準備。但是,北溪-1管道內還有不少天然氣就很難理解了。因為該管道早已于8月31日關閉,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稱該管道關閉原因是發現泄漏而需要進行維修,而何時能修好則無法確定。當時提到發生泄漏的地方應該在俄羅斯境內,在進行維修之前,應該將管道內的天然氣徹底排空。怎么在瑞典—丹麥海底管道發生泄漏事件20多天后才想起排空?
當然,關于這次事件究竟是不是人為,誰應對此次事件負責,大家都只有耐心等待事件的調查結果了。筆者獲悉最新情況,除了上述丹麥首都警察局之外,9月28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瑞典安全局不約而同地發表聲明,接管并開始了該管道事件的調查工作。
這次事件果真會讓歐州今冬雪上加霜嗎?
筆者認為,這次事件不會對歐州今冬的天然氣供需形勢造成實質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