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歐盟正計劃提出一項緊急機制,以防止天然氣價格極端波動。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提案草案,歐盟將對歐洲天然氣基準——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設置“動態價格上限”,期限不超過3個月,而歐洲地區的其他天然氣交易中心也將通過動態價格走廊與修正后的TTF現貨價格掛鉤。
歐盟委員會還提議,歐盟交易場所應在明年1月31日前,對近月能源衍生品的單日漲跌幅度設定上限,以防止出現極端的價格波動。
但事實上,自8月底開始,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開始下跌。因此,氣價持續下跌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歐洲天然氣的供需緊張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供給方面,盡管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炮轟美國以超4倍的價格向歐洲出售天然氣,但從美國采購的LNG(液化天然氣) 確實在幫歐洲度過難關。
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歐盟對液化天然氣(LNG)的需求暴增,今年前8個月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5%。其中又以美國貢獻的增量最多,占比達到80%。根據美國此前與歐盟達成的LNG供應協議,美國2022年將追加LNG出口15Bcm。
憑借從美國和全球其他一些地方購買的LNG,當前,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水平已達到約92%,高于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
需求方面,歐洲理事會此前批準了減少天然氣用量的規定。根據規定,歐盟國家將在今年8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縮減天然氣用量15%。
供給和需求的一增一減,最終導致了氣價的下行。
歐盟說話也開始有了底氣。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能源周活動上表示,俄羅斯已準備好在秋冬期間向歐洲供應更多天然氣。對此德國卻回應聲稱,不會接收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
看上去,歐洲今年的冬天似乎已經穩了。
供給方面,在沒有俄氣供應的情況下,歐洲必須依靠挪威和來自美國、卡塔爾的LNG。
挪威今年已積極增加了對歐洲其他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但挪威天然氣供給量已達其輸氣產能的上限,短期供給增長已經達峰,長期來看也只有小幅增長潛力。
卡塔爾等地的氣源則建設進展緩慢,預計到2025年以后才能進入投產期。
也就是說,未來兩年,歐盟能依靠的仍然只有高出市場價4倍的美國LNG(當前價格也已暫時回落)。而且,即便拋開價格不談,僅憑美國的LNG進口也難以彌補俄氣退出的缺口。
需求方面,今年歐洲仍不排除遭遇凜冬。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計,當前正在持續的“拉尼娜事件”(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冷的現象,通過大氣環流影響全球氣候)預計將在今年冬季延續。
一旦拉尼娜再度發威,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不排除超出預期。過去5 年,歐洲天然氣旺季需求較淡季平均高出約76%。
此外,將天然氣用量削減15%的計劃也存在受阻的可能。因為根據此前的規定,如果成員國可以證明自身的儲氣量已經超過歐盟規定的儲氣標準,或者成員國經過計算得出過去一年天然氣消耗量增長了8%以上,這兩種情況下可以暫不執行減氣15%的規定。
基于以上這些分析,市場普遍認為,歐洲天然氣價格的下跌只是暫時的。
高盛上個月時曾表示,隨著歐洲天然氣儲存量逐漸達標,歐洲氣價可能在未來六個月里暴跌50% ,但是之后隨著歐洲重新補充天然氣庫存,明年夏天的時候,歐洲氣價還可能會重回較高的水平。
長江證券研報則表示,從庫存節奏上來看,2022 年10 月和11月壓力不大。但11 月以后,中性情形和悲觀情形下,歐洲天然氣庫存都將低于過去5 年同期水平,且隨著時間進行差距會逐步拉大,中性情形下3 月份末庫存將擊穿歷史最低水平,而悲觀情形下2 月即擊穿最低水平。因此,如果北溪1號斷氣,冬天歐洲大概率存在緊缺的情況。
前段時間,來自中國的電熱毯在歐洲賣爆。最近,同樣來自中國的秋衣秋褲,熱水袋、羽絨被、暖手寶等過冬神器也在歐洲走紅。據相關媒體報道,英國近期的熱水袋銷量激增219%,羽絨被和厚被子銷量增長近四成。
然而,今天的中國,不再僅僅只有這些低端低附加值產品。中國的電動汽車、光伏、儲能企業,也在借歐洲的能源轉型加速出海,搶占歐洲市場。
受能源危機影響,歐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能源成本壓力,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歐洲汽車企業每季度預計將減產30%—40%。
面對這一龐大的缺口,中國車企迎來了絕佳的機會。
上周,歐洲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之一的Sixt宣布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協議,將在未來幾年采購10萬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打入BBA的老家,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德國《焦點》周刊在報道中稱,“Sixt給中國企業的大訂單是對德國汽車制造商的一記耳光。”
這還不算完。當地時間10月17日,停擺四年的法國巴黎車展重新拉開帷幕,比亞迪攜三款電動車型亮相巴黎車展。除了比亞迪,長城汽車也出現在車展上。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赴車展,并向現場媒體重申2035年法國生產汽車將100%為電動車的目標。
此外,蔚來日前在德國柏林舉辦發布活動,開始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4國市場提供服務。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到191萬輛,超越德國,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日本。
除了汽車,中國的光伏和儲能在歐洲市場的進展更加迅速。
以派能科技為例。據IHS的統計數據,派能科技的自主品牌戶用儲能產品市占率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奧地利、捷克、南非等國穩居市場領先地位,公司營收93.77%來自境外。
為了加快搶占歐洲市場,派能科技還相繼與英國最大光伏系統提供商Segen、德國領先的光儲系統提供商Krannich、意大利儲能領先的儲能系統提供商Energy、奧地利儲能系統集成商Neoom等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
隨著冬季的臨近,歐洲戶儲訂單普遍已排至明年4月,相信中國的儲能企業也將借此機會在歐洲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