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開始的俄歐天然氣博弈目前已經告一段落。其標志就是歐洲今年削減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2/3已在10月份完成。但是,這并不意味歐洲在這場天然氣博弈中取得了勝利。
歐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01預計今年歐洲天然氣消費量較去年
將減少11.5%(近600億立方米)
為了完成較去年節省15%的天然氣消費量而不惜降低民眾生活質量,例如號召民眾減少洗澡用水,甚至只洗4個部位。
不得不重新啟用煤發電(不惜犧牲環保效益)和延長核電站的報廢年限。
02眾多工業生產企業受到重創
歐洲許多使用天然氣為燃料(如鋁廠)和原料(如化工廠)的生產企業紛紛減產甚至關閉,也有的準備搬遷離開歐洲。企業用氣在歐洲也是要禮讓居民用氣的。因此即使今年冬天歐洲平安度過,也是讓企業付出重大代價的。
03被迫高價采購大量LNG
為了確保平順過冬,歐洲不得不從世界多地重金采購巨量的LNG來替代被削減的俄羅斯管道氣,預計今年LNG進口量將超過1000億立方米(1-9月已達880億立方米)。然而價格比常年高幾倍的LNG,對于一般企業和老百姓是難以承受的。也不是每個歐洲國家都能發放補貼的。為此,不少歐洲國家還發生了抗議游行示威。對于歐洲大多數國家來說,也是無力承受長期高價采購LNG的。
04成本陡漲,必然嚴重影響
歐洲工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多年來,依賴價格低廉的俄羅斯管道氣,歐洲工業產品得以暢銷全球,獲利甚豐。從此以后,廉價的上千億立方米的俄氣一去不復返了,勢必會對歐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甚至對整個歐洲經濟的興衰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05嚴重的是,
上述負面影響還將持續若干年
歐洲未來要想采購到價格合理,數量巨大的LNG和非俄羅斯的管道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短期內很難做到。
02俄羅斯受到的損失也遠不止“自傷八百”
01失去了全球最大的管道天然氣出口
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據bp數據,2021年,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對歐洲的出口量為1670億立方米,約占其2017億立方米的總出口量的77%。今年俄氣對歐出口量銳減2/3以上。明年該出口量還將進一步減少,可能還不到300億立方米。
02俄羅斯今年及其未來幾年
管道天然氣被迫大幅度自行減產
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在今年10月俄羅斯能源周表示,2022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可能下降10%(即760億立方米左右)。另據財聯社今年11月1日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天然氣年初至今產量下降19%至3440億立方米)”。該公司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企業。
03此外,因天然氣銷售不暢,儲氣庫
脹庫而不得不燒掉大量天然氣
今年8-9月,有段時間,俄羅斯在俄歐邊界附近每天都要白白放空燒掉400多萬立方米的天然氣。
04天然氣出口量暴跌
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最新報告,該公司今年1-10月對非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出口量僅有912億立方米,降幅高達42.6%。
據央視財經11月6日報道,俄羅斯出口到歐盟的天然氣的占比已從去年的40%,降至目前的9%。
綜上所述,俄歐天然氣博弈雙方8個月來的交峰結果,不但沒有勝者,反而彼此都是遍體鱗傷。且看今后的日子里雙方如何療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