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歐洲是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僅次于美國的地區,而中國則是天然氣消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筆者預測歐洲今年天然氣消費量約為4550億立方米,較上年5138億立方米(不包括土耳其)下降約11.5%。預測中國今年天然氣消費量約為3650億立方米,同比下降約2%。
1
歐洲今年天然氣消費量大幅下降是自找的,也是為其年內削減1000億立方米俄羅斯管道氣的目標而不得不付出的沉重代價
今年3月8日,歐盟公布了名為RePowerEU的計劃,聲稱年內要削減2/3(即1000億立方米)俄羅斯管道氣的進口量。這是一次時間之短、力度之大均為前所未有的震驚全球的行動。該計劃確實僅用了7 個月的時間就提前實現了。當然,歐洲為此不得不高價購買上千億立方米的LNG,同時大量壓縮工業用氣。歐盟還發出從今年8月1日到明年3月31日期間節約15%的天然氣使用量的號召。
據有關資訊,歐洲煤炭發電每年可以替代220億立方米;今年,新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可以替代200億立方米的歐盟天然氣使用量。生物甲烷的可持續生產增加一倍,替代天然氣188億立方米。以上三項合計理論上可以替代天然氣600億立方米左右。不妨按七折計算,可替代400億立方米是較為靠譜的。即便這樣,也需要歐洲自身節約600億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
另據ICIS數據。今年1-10月,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氣為590億立方米,10份進口量約為20億立方米,由此可推算出今年俄管道氣進口量約為630億立方米,與去年的1670億立方米相比,減少了1040億立方米。
2
中國今年天然氣消費量下降的原因淺析
關于中國今年天然氣消費量的下降,有三點值得一提,一是如筆者早在今年8月1日發布在《石油商報》的文章標題“天然氣消費量可能會出現幾十年來首次下降”而有幸被言中。二是由三家權威部門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2)》中“預計2022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750億-3800億立方米,增長率1%-3%。”可惜沒有言中。三是今年的下降可以看作是去年天然氣消費量超常規猛漲(增長率12.6%,年增長量超過400億立方米)后的回調。
今年中國疫情的嚴重性超過去二年,重創了國民經濟和社會對天然氣的需求。靜默管理涉及的城市之多、歷時之長,為前所未有。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擠占了不少天然氣汽車的市場,可以說是一個重要原因。據公安部統計,2021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784萬輛,2022年9月底,該保有量已達1149萬輛。筆者預計,全年保有量將超過1450萬輛。今年我國CNG汽車保有量較去年減少超過10萬輛,CNG汽車加氣站保有量減少超過200座。車用天然氣消費量隨之減少。
此外,為了降低成本,有的發電企業和陶瓷生產企業選擇“氣改煤”,也導致天然氣消費量減少。
3
2023年歐洲和中國天然氣消費量走勢預測
歐洲天然氣消費量
預計可能會有個位數的小幅增長
關于節約15%的歐盟號召將于3月底到期,德國、荷蘭等國家新建的LNG接收設施竣工投用,歐洲LNG接收瓶頸問題得以解決,加上LNG價格有所下降,工業生產恢復對天然氣的需求有所增加,該需求量的多少將決定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的增長幅度。由此可預計2023年歐洲天然氣消費量可能會有小幅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明年來自俄羅斯的管道氣進口量將從今年的630億立方米(預計數),減少到260億立方米(預計數)。而歐洲自產天然氣增量有限,即使加上其它非俄管道氣的增量,也很難彌補這370億立方米左右的缺口,因此明年歐洲LNG的進口量可能還會增加。
中國天然氣消費量
增減幅度預計在3%以內
可以預計的是明年中國天然氣的產量會繼續以5%左右速度增長,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繼續快速增長,全年將超過2000萬輛,進一步擠占天然氣汽車市場,CNG汽車及其加氣站的保有量將進一步減少。而經濟與疫情方面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由此只能預計中國明年天然氣消費量的波動范圍在3%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