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速覽要點
本周(2022.11.28-12.4)要聞如下:
國內要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1-10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999.3億立方米
中亞天然氣管道今年向我國輸氣超400億方
西氣東輸上游多管齊下全力保冬供
中海油19億美元增持全球最大深水油田
中國最長煤層氣長輸管道神安管道全線貫通
太平洋能源擬收購協鑫匯東液化天然氣如東有限公司49%股權
我國最大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完工交付
國際要點
普京提議:打造“天然氣聯盟”
波羅的海新管道項目開始輸送天然氣
歐洲到2024年將大幅提高液化天然氣進口能力
卡塔爾簽長約,為德供氣15年
澳大利亞首次向歐洲運送液化天然氣貨物
阿聯酋未來5年將投資1500億美元擴大油氣產能
bp位于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近海的Cassia C項目開始生產
1、國家發展改革委:1-10月
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999.3億立方米
11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0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05.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
1—10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999.3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1%。
2、中亞天然氣管道
今年向我國輸氣超400億方
據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國家管網集團西部國門站——霍爾果斯壓氣首站已累計向國內輸送中亞天然氣超過400億立方米,日輸氣量突破1.2億立方米,為我國天然氣保供提供了堅強保障。
霍爾果斯壓氣首站是中亞天然氣進入中國的第一站,也是我國西氣東輸二線、三線共同的“龍頭站”和全線運行的“動力艙”。該站承擔著來自中亞的跨國天然氣和伊犁煤制氣的接收、計量和外輸任務,運行的天然氣管道壓力達12兆帕。同時,站內擁有的8臺天然氣壓縮機總功率超過240兆瓦,單站裝機容量居亞洲之首,每年可為超過400億立方米天然氣增壓。
霍爾果斯壓氣首站強化關鍵設備可靠性管理,實施設備預防性維檢修,今年高質量完成3臺壓縮機組大中修;落實落細69項冬防保溫項目,持續開展壓縮機組高標準高質量運行攻堅戰,提高故障處理及時性,顯著提升站內機組無故障運行時間。
自2009年投產以來,霍爾果斯壓氣首站已累計安全平穩運行4730天,單日最高輸氣量曾超1.6億立方米,累計輸送進口天然氣超4200億立方米。
3、西氣東輸上游多管齊下全力保冬供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30日電,今冬以來最強寒潮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負責西氣東輸上游運營的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全力應對極寒天氣,日輸氣量不斷攀升,最大程度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為提高冬季保供能力,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開拓市場,夯實上游保供資源“底氣”,統籌推進設備設施維檢修、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應急保供等工作。
付明福說,今年5月,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實現了中國石化西部地區天然氣資源正式上載,為天然氣供應日均增氣200余萬立方米,還全力保障進口及國產天然氣應接盡接,推進中國石化輸氣管線在輪南站與西氣東輸管網互聯互通。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負責運營西氣東輸一、二、三線管道上游,輸送的天然氣資源包括中亞天然氣、新疆塔里木盆地生產的天然氣、煤制氣等。截至11月底,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今年已累計輸送天然氣718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6億立方米,有力保障了西氣東輸下游沿線省市5億多居民的用氣需求。
4、中海油19億美元增持
全球最大深水油田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中海油1日宣布以約19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巴西布茲奧斯(Búzios)項目5%的權益,成為該油田作業者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最大合作伙伴。
布茲奧斯項目于2018年4月投產,是巴西最大的整裝油田,也是世界最大的深海油田,平均作業水深超2000米,采用傳統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水下生產系統模式開發,目前日產原油約60萬桶。
2019年11月6日,在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舉行的區塊招標中,由中海油、中石油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今次收購是中國海油繼2019年中標布茲奧斯油田項目5%權益后又一次大規模增持,從而以10%的權益比例一躍成為該油田作業者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最大合作伙伴。
目前,中海油在巴西擁有布茲奧斯、利布拉等5個深水區塊資產。中海油集團公司董事長汪東進表示,本次收購的成功完成,提升了公司對全球大型深水油氣項目在技術與管理上的參與深度,是中海油海外資產并購項目由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邁出的重要步伐。
5、中國最長煤層氣長輸管道
神安管道全線貫通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中海油12月1日對外宣布,中國最長煤層氣長輸管道——神木-安平煤層氣管道工程(簡稱“神安管道”)全線貫通,進入試生產,將打開晉陜地區天然氣外輸通道,為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保供提供新助力。
該管道由中海油下屬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統籌建設,是中國《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管道西起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東抵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橫跨陜、晉、冀3省7市17縣,全長約623千米。
神安管道輸氣能力為每年50億立方米,按一個三口之家月均需要天然氣20立方米計算,可滿足超兩千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
管道全線貫通后,可將晉西、陜東的天然氣輸送至雄安新區及京津冀的千家萬戶和產業聚集區,在與國家管網儲氣庫和天津、滄州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碼頭聯通后,可實現海氣、陸氣雙氣源互補和調峰保供。
6、太平洋能源擬收購協鑫匯東
液化天然氣如東有限公司49%股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太平洋能源有限公司收購協鑫匯東液化天然氣如東有限公司股權案》進行公示。公示期:2022年11月29日至2022年12月8日。
太平洋能源有限公司(Pacific Energy Corporation Limited,“太平洋能源”) 擬收購協鑫匯東液化天然氣如東有限公司 (“協鑫匯東”》 49%股權。協鑫匯東主要在中國境內開發、運營 LNG 接收站。
本次交易前,協鑫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 (“協鑫石油”和匯東投資有限公司 First Sinclnvestment Limited,“匯東投資”)分別持有協鑫匯東 51%和 49%的股權,協鑫石油與匯東投資共同控制協鑫匯東。本次交易完成后,太平洋能源將持有協鑫匯東49%股權,協鑫石油與太平洋能源共同控制協鑫匯東。
太平洋能源于 2002 年 1 月成立于中國香港,主要業務為 LNG 接收、天然氣發電以及少量 LNG 進口業務等。太平洋能源隸屬于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 (“金鷹集團”) ,最終控制人頭Gold Palm Private Trust Company Limited。金鷹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紙漿及造紙等。
9月6日,協鑫匯東江蘇如東LNG接收站工程在江蘇南通洋口港陽光島正式動工。協鑫集團表示,該工程將助力“氣化長江”培育增長極、打造長三角天然氣供應鏈產業鏈,是國內首個集LNG接卸儲存、氣液外輸、裝船轉運等多業務、多功能于一體的LNG接收站產業矩陣。
數據顯示,協鑫匯東LNG接收站工程一期總投資約50億元,擬建設1座LNG卸船碼頭、1座裝船碼頭、2座20萬立方米容積的LNG儲罐及配套工藝和公用工程設施,建設規模達到年處理能力40億方天然氣,計劃于2025年年中投產運營。
協鑫匯東江蘇如東LNG接收站是如東縣在陽光島建設的第3個LNG接收站,正在建設的國信LNG接收站3個儲罐也將陸續迎來“氣升頂”重大工程節點,正在報批的第四個LNG接收站—華潤燃氣如東LNG接收站也在按序時推進,到“十四五”末,島上的四個LNG接收站將全部投入運營,洋口港年接卸LNG能力將達到2800萬噸。據悉,該工程項目配套建設1座裝船碼頭(包括2個泊位),最大可???萬方LNG船型,能有效輻射并服務整個長江流域。
7、我國最大圓筒型
海上油氣加工廠完工交付
11月29日,我國建造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企鵝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在青島完工交付。
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集原油生產、儲存、外輸等功能于一體,相當于一座“海上油氣加工廠”。企鵝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由船體和上部模塊兩個部分組成,整體高度118米,總重約3.2萬噸,總運營重8.8萬噸,為目前國內建造的最重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
企鵝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整船由100余萬個部件構成,在直徑78米的圓形甲板上,集成了217臺套大型機械設備和17000多臺套設備設施,最小設備間距不到10毫米。電纜敷設總長度80萬米。
企鵝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將通過“干拖”方式運往位于英國北海的布倫特油田。裝置可儲油5.4萬噸,每年可處理原油172萬噸,處理天然氣12.4億立方米,氣體處理能力為國內已交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最大。
國際要聞
1、普京提議:打造“天然氣聯盟”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11月29日說,俄羅斯正在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討論建立“聯盟”,以使這三個國家能夠協調它們的供應并提高天然氣流通效率。
哈薩克斯坦總統卡瑟姆若馬爾特·托卡耶夫本周早些時候首先宣布了這一計劃。托卡耶夫說,該倡議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的。
佩斯科夫證實了這一點,稱該計劃希望三國加強協調,同時發展各自國內市場的天然氣消費和運輸基礎設施。
他指出,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發展迅速,國內對天然氣的需求不斷增長。他解釋說,另外,這三個國家都在外國市場出售天然氣,它們可以從“某種同步”中獲益。
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也對該項目發表了評論,稱其潛力巨大。他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實際上自蘇聯時代起就有一個天然氣運輸系統。在天然氣供應、加工……以及向其他目的地出口方面,我們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
2、波羅的海新管道項目
開始輸送天然氣
經過三年的建設,從挪威經過丹麥和波蘭的波羅的海管道于11月30日開始輸送天然氣。該管道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年輸氣量為3500億立方英尺(100億立方米),未來15年管道輸氣量的80%已經被預定,但各國可以競標挪威剩余的天然氣輸氣量。截至今年年初,歐盟約40%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羅斯。自俄烏沖突以來,對俄天然氣依賴已顯著減少。盡管對歐洲來說成本較高,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大大減少了對俄天然氣的依賴。
3、歐洲到2024年將大幅提高
液化天然氣進口能力
據油價網11月28日消息稱,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一援引國際液化天然氣進口商集團(GIIGNL)和貿易的數據稱,預計到2024年,歐盟和英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能力將比2021年提高34%,即每天增加68億立方英尺(Bcf/d)。
據估計,到2023年底,歐洲的再氣化能力將增加53億立方英尺/天,到2024年底將再增加15億立方英尺/天。
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正在德國、荷蘭和芬蘭建立。荷蘭的Eemshaven以及德國的Wilhelmshaven和Brunsbüttel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投入運營。
EIA稱,今年迄今為止,荷蘭、波蘭、芬蘭、意大利和德國新增和擴大的液化天然氣再氣化能力約為17億立方英尺/天。
荷蘭新的EemsEnergy碼頭由兩艘FSRU船組成,并于2022年9月接收了第一批進口貨物。于德國Wilhelmshaven的新FSRU終端于本月初完工。
到2023年底,目前正在7個歐盟國家建設的再氣化終端將額外增加35億立方英尺/天的新產能。據EIA稱,德國、波蘭、法國、芬蘭、愛沙尼亞、意大利和希臘目前正在努力擴大液化天然氣進口能力,主要是通過FSRU進行。
4、卡塔爾簽長約,為德供氣15年
據彭博社11月29日報道,卡塔爾與德國已簽署為期15年的天然氣供應協議,從2026年起,卡塔爾每年將向德國供應至多200萬噸液化天然氣。
該協議由卡塔爾能源公司與美國康菲石油公司于11月29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作為中間商,美國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負責從前者采購液化天然氣,再轉運至德國北部的布龍斯比特爾港LNG進口接收站。
卡塔爾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之一。該國擁有僅次于俄羅斯和伊朗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儲量。據法新社報道,卡塔爾向德國供應的天然氣產自北方氣田的東擴項目和南擴項目??ㄋ柲茉垂臼紫瘓绦泄偎_阿德·卡比介紹稱,這是北方氣田擴建項目首次向歐洲供應液化天然氣,也是卡塔爾與德國第一份長期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稱贊這份長達15年的協議“很棒”,并表示“不會反對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合同”。
5、澳大利亞首次向
歐洲運送液化天然氣貨物
據油價網11月28日消息稱,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能源巨頭伍德賽德公司已經將其第一批液化天然氣貨物直接運往歐洲,并指出這批7.5萬噸的貨物是由德國陷入困境的Uniper公司購買的。
液化天然氣來自西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項目。
伍德賽德執行副總裁Mark Abbotsford表示:“2022年期間發生的事件表明,世界不能將可靠且負擔得起的能源供應視為理所當然,尤其是在我們努力脫碳的情況下。
“在這種時候,買家和賣家共同努力靈活應對市場動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與Uniper的關系就是這種合作的一個例子。向歐洲交付西北大陸架液化天然氣貨物也凸顯了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在支持全球能源安全方面可以發揮的作用。“他說。
6、阿聯酋未來5年將投資
1500億美元擴大油氣產能
據油價網11月29日報道,隨著油價在2023年經濟衰退前大幅下跌,歐佩克+和(看漲的)石油交易商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更多的供應,而這恰恰是海灣核心中心所提議的。據彭博新聞社報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近年來一直積極尋求擺脫石油的多元化,成為世界加密貨幣中心——將尋求回歸其核心競爭力,并計劃擴大其全球能源——特別是能源支出——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能力。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周一在一份聲明中說,ADNOC將在截至2027年的5年內投資1500億美元擴大油氣產能。這比一年前宣布的5年1270億美元的支出計劃增加230億美元。
阿聯酋這一投資熱潮將試圖在2027年前將原油日產能提高到500萬桶,早于此前制定的2030年的目標。與此同時,沙特阿拉伯石油巨頭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也計劃在2027年前將其原油日產量擴大1200萬桶。
阿聯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盡管阿聯酋正努力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碳排放,但阿聯酋仍將耗資數十億美元開采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
根據一份聲明,ADNOC還將成立一個新的天然氣加工和銷售部門。ADNOC將尋求通過2023年在阿布扎比的首次公開募股,出售其旗下的ADNOC天然氣公司的少數股份。
阿聯酋政府擁有的ADNOC將成立一個獨立的部門,負責在天然氣、化工和新能源領域的國際擴張。
7、bp位于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近海的
Cassia C項目開始生產
據OE網11月29日報道,英國石油公司(bp)已經開始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近海的Cassia C開發項目進行生產。
該項目將使bp能夠從Greater Cassia地區獲取和生產低壓天然氣資源。
該平臺是bp勘探開發的第16個海上設施,與現有的位于特立尼達島東南海岸約35英里處的Cassia樞紐相連。
據英國石油公司稱,Cassia C預計產量峰值時每天生產約2億~3億標準立方英尺的天然氣。該公司表示,產量將有助于滿足bpTT的天然氣供應承諾,并將對液化天然氣和石化行業至關重要。
bp勘探開發部門總裁David Campbell表示,Cassia C的首個天然氣是bp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首個海上壓縮設施將使我們能夠開發新的資源,并將急需的天然氣輸送到市場。我對一直努力使這個設施上線的團隊感到非常自豪”。
Cassia C的第一批天然氣是在Cypre開發項目最近獲批并與該國國家天然氣公司簽署天然氣供應協議之后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