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研究,歐盟在2023年面臨近300億立方米的潛在天然氣短缺。
《如何在2023年避免歐盟天然氣短缺》報告中指出,通過加大力度提高能源效率、部署可再生能源、安裝熱泵、促進節能和增加天然氣供應,可以彌合這一差距,避免短缺風險。
如果出現世界末日的情況,俄羅斯對歐盟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將從2023年開始完全停止,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將恢復到2021年的水平,這將使歐盟的天然氣儲存設施在2022-23年冬季供暖季結束時達到約三分之一的滿負荷。
如果不實施所確定的行動,到2023年底,歐盟天然氣儲存站點的滿負荷可能不足30%。
報告指出:“按照歷史平均水平繼續減少庫存,可能會造成從2024年2月開始大范圍減少天然氣供應的風險,并對價格造成極大的上行壓力。”
雖然到2023年底,歐盟將增加約40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能力,但預計今年市場上將只有約200億立方米的額外液化天然氣供應。
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口需求很可能從2022年的異常低水平中復蘇,加劇對液化天然氣貨物的競爭。報告指出,歐洲能夠在2022年獲得更高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進口需求下降。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REPowerEU計劃在年底前將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減少三分之二,并動員高達3,000億歐元的投資,這意味著“今年冬天我們是安全的”。
“所以我們現在把重點轉向為2023年和下一個冬天做準備”她說,“為此,歐洲需要在多個領域加強努力,從國際交往到聯合購買天然氣,擴大和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及減少需求。”
在工業部門,報告敦促加強生物甲烷項目,并加快對低排放氫氣的支持。
到2022年,生物甲烷產量將增長近10億立方米,其中法國、意大利和丹麥將占大部分增長。
雖然快速跟蹤的氫項目在2023年的影響有限,但它可以為這十年晚些時候的更大增長奠定基礎。
聯合采購天然氣可以提高歐盟公司的議價能力,并有助于將低排放或廢棄的天然氣推向市場。
法國在2023年增加的核電發電量將在很大程度上被德國的減少和比利時的核電站關閉所抵消(2022年9月的Doel 3號和2023年2月的Tihange 2號)。到2023年,歐盟的核電發電量將增加約2%(或10億千瓦時),從而節省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