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22-2023年二氧化碳年度數據解讀
來源: 更新:2023-01-16 19:42:29 作者: 瀏覽:1345次
導語:近五年中國二氧化碳市場供需格局整體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從供應端來看,近五年中國二氧化碳產能復合增長率達到12.3%,2022年產能增幅進一步達到20.7%,產能增速逐年加快,而從需求端來看,增速不及供應端的增長,2022年中國二氧化碳下游消費增速為9.2%,綜合來看,中國二氧化碳市場繼續保持產能過剩的格局。近五年來中國二氧化碳市場均價持續回落,雖然2020-2021年筑底回升,2022年再次轉頭下行。誠然競爭加劇、產能過剩等不利因素導致二氧化碳市場氛圍偏空運行,但在雙碳政策帶動下,二氧化碳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
2022年中國二氧化碳市場價格偏弱運行,多地市場價格刷新近年新低,預計二氧化碳市場全年均價為371元/噸,同比跌幅12.75%,較2018年均價跌幅達13.35%。年度市場價格變化主要受供應、需求兩方因素共同作用。供應是影響二氧化碳全年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山東等地產能繼續大幅增長,產能過剩導致競爭加劇,進而導致局部市場價格跌跌不休,其中華北、華南、華中等市場價格較往年出現了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夏季正值生產企業的檢修季,裝置集中檢修,供應同步減少,是二氧化碳價格上漲的最主要推動力。2022年需求端對二氧化碳市場支撐較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二氧化碳價格的下跌。雖然夏季干冰需求旺盛,但持續時間較短,同時運力持續承壓,下游消費降級,夏季高價行情一閃而過。油田注井需求雖有明顯增加,但受地域限制,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綜合來看,2022年中國二氧化碳市場供強需弱,市場缺乏支撐,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大幅回落。
2022年中國二氧化碳產能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趨勢,同比增長20.7%,近五年產能復合增長率12.3%。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中國二氧化碳產能逐年加快,一方面,二氧化碳局部地區價格向好,帶動二氧化碳產能增長。雖然近五年中國二氧化碳市場均價整體呈下行趨勢,但東部地區二氧化碳市場價格卻向好運行,其中山東、河北、廣東等市場價格常年高位運行,帶動周邊市場同步向好發展;另一方面,在雙碳政策影響下,自2021年開始,陸續有生產企業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投建二氧化碳回收裝置,進一步帶動了二氧化碳產能的增長。
2022年二氧化碳開工負荷率下降至50.07%,同比下降4.33個百分點,重新回到2020年水平。2022年二氧化碳產能繼續大幅增長,下游需求卻在運力受限、消費降級等因素影響下,增速放緩,繼而導致了生產企業出貨承壓,庫存持續高位迫使生產企業主動減產,進而導致了產能利用率的下降。同時行業利潤率下降也是產能利用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為市場價格的下跌,部分高成本生產企業不能覆蓋生產成本,繼而選擇停車或減負荷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產能利用率。
2022年中國二氧化碳進口量繼續小幅增長,但出口量出現明顯回落。1-11月份二氧化碳進口總量5746.357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2.8%。進口量上漲的原因主要在于兩點,一是國內半導體行業對高純二氧化碳需求量有增無減,從而帶動高純二氧化碳進口量增加,二是冷鏈物流行業中對干冰應用的增加,帶動了二氧化碳進口量的增長。預計2023年在半導體以及冷鏈帶動下,中國二氧化碳進口量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
1-11月份出口總量41238.622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3.2%。出口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外尤其是韓國國內二氧化碳生產企業陸續恢復生產,本國二氧化碳供應陸續恢復,從而自中國進口的二氧化碳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預計2023年中國二氧化碳出口量在國內生產企業尋求消化過剩產量的帶動,或有一定增長。